退火是生产中常用的预备热处理工艺,可消除铸、锻及焊件的内应力与成分的组织不均匀性;能改善和调整钢的力学性能,为下道工序作好组织准备。
钢的退火是把钢加热到适当温度,保温一定时间,然后缓慢冷却,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。
退火的目的在于均匀化学成分、改善机械性能及工艺性能、消除或减少内应力并为零件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。
钢的淬火与回火是热处理工艺中很重要的、应用非常广泛的工序。淬火能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。
如果再配以不同温度的回火,即可消除淬火内应力,又能得到强度、硬度和韧性的配合,满足不同的要求。
所以,淬火和回火是密不可分的两道热处理工艺。
钢的淬火
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,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(Vc)冷却,以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。
钢的回火
回火是紧接淬火的下道热处理工序,同时决定了钢在使用状态下的组织和性能,关系着工件的使用寿命。
回火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淬火应力;保证相应的组织转变,使工件尺寸和性能稳定;提高钢的热性和塑性,选择不同的回火温度,获得硬度、强度、塑性或韧性的适当配合,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。
正火和退火主要有四个区别:
(1)正火的温度较高,退火的温度较低;
(2)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的冷却速度快;
(3)使用效果不同,在渗碳处理以后,正火能消除网状渗碳体,退火则不能;
(4)正火的周期短,操作方便;退火的周期长,操作较麻烦。
感应加热的不同场景需要不同的技术设备进行配合,正确运用操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